分類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今日德國的課題,明日台灣的挑戰

在去年11月左右,當時正值中東難民潮湧入歐洲的高峰階段,發生了巴黎恐攻事件。而該事件讓歐洲各國對難民的不信任蠢蠢欲動,如今許多國家對邊境開始管制甚至是拒絕接收難民,但身為歐洲老大哥的德國卻還是保持著對難民高度開放的政策方向(不過實際進入德國的難民已開始減少)。而掌握歐洲經濟最強國的梅克爾,出身右派,而右派並不主張社會平等這類的方向,而是更傾向自由市場甚至認為社會分層必然會發生,但為何身為右派的梅克爾還是選擇開放難民進入德國呢?而他所謂的「別無選擇」,又是什麼意思呢?

圖/美聯社


「起初隨著大批難民潮湧入歐洲,各國對於難民的看法普遍正向(在德國大收難民後),畢竟就經濟的角度下,國家勞動力增加對於大多已開發國家來說是好的,人口老化勞動力高齡化是這些國家正在面對的問題,這場及時雨就短期來說可以提升不少效益。」
這是我去年11/16號臉書上對歐洲難民新聞給的其中一段評論,而這段評論解釋了部分為何身為右派的梅克爾會選擇讓難民湧入德國,一則拒絕難民讓德國勞力市場持續老化,對如日中天的德國絕對是前景十分堪憂的選項,二則當開放難民進入就業市場,除了補足勞力市場外附帶的可以藉由左派(宣揚自由平等)的道德標籤來得到更多的支持。這一步無疑是將多元人文(左派)和自由市場經濟(右派)做了一個同捆包丟了出來,而德國人民也買單了,甚至在巴黎恐攻後仍對難民保持開放的態度,但是,就在去年,年底發生了讓德國人民開始正視所謂的難民之於民眾,究竟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2015年12月31日,在德國多個城市發生集體性侵、搶劫以及毆打的事件,其中以科隆車站最為嚴重,人稱科隆新年性侵事件。其中嫌疑犯有過半為尋求庇護者(也就是難民),當然也有少數白人,而德國國內的報導十分中立的去除了所有的標籤,沒錯,報導內完全沒有提及難民的身分,只對嫌疑犯的國籍做了陳述(回頭看一下台灣媒體,標籤紙貼不完R),看似十分理性且高道德水平的媒體表達方式,卻在無形中被道德制高點給綁架走了。德國主流媒體與論所建構出來的「政治正確」,毫無疑問是相當正確的(去標籤化、更理性化、去除歧視......),他正確,但卻像個要求完美嚴師,審視著德國人民的言行舉止,想當然耳人類並不完美,對於這些政治正確,雖然曉得其正確性,卻怎麼也無法避免去做標籤的本能,畢竟人類構築世界認知的方式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如此完美的理性與人類本能般的反應,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發生了碰撞。


圖為科隆火車站前廣場 圖/歐新社
「我很擔心孩子們的將來。我的小孩分別是兩歲、四歲、以及九歲。您正在做一場試驗,並且也不清楚這場實驗會有什麼後果。對此我憂心忡忡。您身為一位物理學家,我期望您做出負責任的決策。」
這是今年年初梅克爾在某研究機構開幕致詞時,底下一名教授以相當理性且溫和的方式向總理提出的抗議。影片連結
雖然相當簡短,不過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教授道出了人民真正的恐懼,雖說德國政府與人民試圖將所有的標籤去除,讓難民不要成為負面的詞彙,但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些造成社會恐慌的事件,人民對難民的疑慮開始不斷的提升,再多的掩飾也止不住人民對這些政治正確所產生的懷疑。
德國目前相當極端的現狀,政府在理智上十分正確,但過分的理性導致人民開始對政府產生懷疑,甚至開始轉而支持極右團體(新自由主義、愛國主義......),因為政府的理性已無法解決民眾的焦慮,就算正確,也已經無法得到民眾的支持了。

科隆性侵事件,意外拉抬了德國右翼反移民/反難民的政治立場。 圖/美聯社
反觀台灣,當我們媒體不斷標籤化所有的議題、人物、企業.....,真正的分化不斷再發生,人民養成速食資訊的習慣,更善於把這個世界以二元的方式來做區隔,結果就是更多情緒化的文字、行為甚至是想法。當我們看見一個極度理性的國家邁向富國強兵前遇到如此人性與理性的拉扯,可能正在撕裂著德國的同時,我們是否有注意到,在撕裂我們自己國家的,竟然是兩個不理性(也不人性)的團體,而他們的不理性來自於人民始終傾向以情緒來做選擇。
身為20年後即將掌握時代的我們,在時間成熟之前,我們是否先將我們應有的素養培養起來,對於資訊、事件、言論保有更開放的態度,在接受主流媒體的標籤轟炸之前,我們是否有獨立思考以及主動了解更多資訊的能力呢?當我們在取笑別人沒有自由的同時,我們是否更像是被媒體矇在鼓裡的井底之蛙呢?
當我們只能拿自由來說嘴時,我們已經不在擁有他了。

當我們對於政府的行為正確不正確不去仔細思考或是去了解的時候,對政府的不信任就不再具有價值,因為這只會成為各種標籤,有了標籤各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主導了言論,最終,真正的民粹政治,毫無疑問的就會成為我們自己的標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