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台灣吧略懂略懂

這回每周一篇我原本是打算聊一些比較無聊的主題,一開始我看了某部影片,覺得科學為什麼可以讓我們相信,這件事十分重要,但因為今天也就是4/23我剛好去illubase聽了一場演講,主講者是台灣吧的Jiajiach,除了講述他自己的背景外,還談到台灣吧的成立以及從單純插畫家轉變為管理者的故事。由於我非常想解構台灣吧這個團體的發生條件,所以有機會能和他們接觸的話我都會盡量親自去和他們詢問答案,演講最後我還私心的大問新創團隊初期狀況的問題等等,讓我有很多想法覺得必須好好地說一下,所以科學什麼的就先擺一邊,我們今天來談談我認識的台灣吧。




台灣吧,2014年出現的新媒體團體,由三位台大學生與一名網路節目名人所組成,以crash course為原型的一個企劃,發起人是目前台灣吧的CEO,DJ Hauer,接著Hauer找上他project 10(台大的影像團隊)好夥伴Jiajiach後,Hauer和jiajia分別又找了網路上因為社會議題而爆紅的林辰Buchi,以及同為台大歷史系同學的蕭宇辰Thomas,組成了我們所知的台灣吧黃金陣容。


這個團體初期以十分特別的合作方式來進行協作,演講中jiajia說當初他們以相當「獨裁」的方式來製作影片,也就是影片前文本由蕭宇辰負責,文本轉成劇本由林辰負責,畫面由jiajia負責,最後音樂由Hauer來完成,每個負責的人擁有絕對的權力決定他所負責的要什麼或是不意什麼。就jiajia當時所說他認為這是新創團隊很難出現的狀況,因為新創團隊雖然重視每個人的聲音,但這樣更容易造成製作進度緩慢或是討論爭執花太多的時間等等的內耗,再加上當初四個人都有各自突出的專長,最後的成品就像我們所看到的動畫台灣史那樣,完整度相當高。





在新創團隊中內耗確實是相當困擾的狀況,當大家缺乏專業時對於產品的意見自然會多,因為想法大家有,在所有人都沒有前提的情況下,沒有可以主導討論的風向,大家都是為了產品好、都是為了產品可以產生預期的成果,但要出現大部分人有志一同的情況真的不容易,更何況會選擇新創團隊的人本身就是不喜歡妥協的分子。這種狀況自然會成為團隊前進的阻礙,不過阻礙也可能成為助力,當討論可以開始有主導性之後,團隊會開始更容易產生有效溝通,當有效溝通的關卡過了後,負責某項領域的人會對該領域有更多的責任感,同樣的他可以得到更多該領域的決策權力,接著要如何發展就要看該負責人的造化了。


台灣吧直接跨過新創團隊一開始的爭吵討論期,賦予四個創辦人在不同領域上的絕對權力,成功的讓效率提升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其後在營運上雖然還是有相當多機會要進行共同決策,但至少在業務上已經很少會有內耗的狀況發生。


目前就大家所知道的台灣吧已成立公司,主要收入以販賣周邊商品對外接案合作廠商廣告以及腳色授權這幾個方向,在演講中jiajia提到他們在前陣子已達到損益平衡,對一個成立還不滿一年的公司來說真的相當有潛力。但這些資金最大宗的並不是周邊商品,而是對外接案合作或是廠商贊助。就台灣吧自產的影片其實只有動畫台灣史與哲學哲學雞蛋糕兩個系列,剩下的JT交通事務部和故事台北以及18銅人健康教室皆為外部合作的案子,其中JT和故事台北為政府單位合作下的作品,而十八銅人則是和十八銅人廠商進行合作並將影片製作交由外包的作品。另外廠商廣告的部分就像最新的林林囧囧這類在片頭或片尾的置入性廣告。


雖然這些對外合作案屬於金額較大的case但jiajia也說了,當對外接案時就必須面對業主的要求,但設計類型的工作在這部分就是相當麻煩的地方,尤其是政府單位,希望藉由有力的團體來為他們進行推廣,又希望可以在短時間內交代為許多事情,結果就是影片受到的干預會增加,而團隊本身的特色也可能遭到消費或是被壓低。這確實是相當現實的問題,由於台灣吧本身需要能產出高品質的影片來提供大家知識內容,但在對外接案的情況下,就會與本身理念產生牴觸,面對這樣的狀況,台灣吧主要是兩條路線來確保影片的掌控權還在他們的手上,短期就是藉由廠商廣告的方式來進行,和廠商先談好影片主導權由台灣吧掌握,最後幫廠商設計廣告,既能夠繼續創造屬於自己的節目,又可以幫廠商打出具有台灣吧特色的廣告,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方法。不過這種方法十分吃創意人才,可能要到像HOWHOW這種等級廠商才會買單。另外長期的方法,是藉由腳色授權來進行權利金的收入,不過這一塊jiajia認為還在起步階段所以目前並不會有太明顯的獲利狀況。但就我看來,腳色授權確實是相當有遠見的一步棋,難怪DJ Hauer會說如果不知道台灣吧在做什麼,想把他們想成是台灣的迪士尼公司。這其中對網路新媒體產業的眼光確實相當精準且遠慮。


今天講了這麼多東西,其實如果是台灣吧鐵粉應該也都略知一二吧,雖然我並不是他們的粉絲,但我確實對他們相當好奇,究竟要怎麼走才能走出台灣自己的路呢?台灣吧代表著台灣最近這一代極有競爭力的年輕人們所迸發出的全新成果,即使我無法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我也希望看到他們的成功可以帶起更多屬於我們1990左右出生的這一代,更願意踏出腳步去嘗試自己的可能性。


其實這次演講還有許多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東西,但這回只提他們的獲利方式以及能夠殺出重圍的決定性特色,將來如果有其他機會再來和大家談談別的面向,這個相當西化卻又相當本土的90世代究竟是什麼樣子,讓我將來一點一點讓大家說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